又一品牌宣布停售燃油车!
11月24日,在东风风行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东风风行正式发布“光合未来”计划。据介绍,“光合未来”计划承接东风集团“东方风起”计划,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绿色出行解决方案,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路径。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东风风行将在三年内实现100%电动化,五年内停产燃油车,并于2025年成为中国年轻人喜欢的新能源主流品牌。
官方表示,东风风行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三年来已合计投入50多亿元,到2030年将持续投入200亿元构建新能源核心竞争力。发布会上,东风风行旗下全新电动SUV——风行雷霆以及全新旗舰MPV正式发布。在未来产品规划上,东风风行表示,到2025年底将推出3大类型10款新能源产品,品类覆盖轿车、SUV和MPV。
在发布会上,东风风行正式发布全新纯电SUV——风行雷霆,同时开启预售,其中430公里续航版本预售14万元起,630公里续航版本预售19万元起。外观方面,风行雷霆采用时下流行的无边界式进气格栅,下方还搭配了蜂窝造型的装饰,两侧为尺寸夸张的前大灯组,搭配黑色饰板营造出一体式的设计风格,但其所占前脸比例较大,视觉效果显得有些突兀。
车身侧面,造型单一曲面较为平滑,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贯穿到尾灯组,门板下方也点缀了拼色装饰条,后排配备隐私玻璃。车尾部分,风行雷霆采用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组,并在后包围增加了拼色装饰条从而和前脸相互呼应。根据配置差异,新车在车顶颜色、外后视镜颜色以及侧窗装饰等方面还略有不同,提供19英寸或者18英寸轮辋。尺寸方面,风行雷霆长宽高分别为4600/1860/1680mm,轴距为2715mm,定位紧凑型纯电SUV。
内饰方面,从官图来看,风行雷霆整体采用黑黄搭配,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连接形成双连屏设计,全新设计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空调出风口以及车内缝线上均采用黄色元素点缀。同时,从中控台设计不难看出,新车并没有太多实体按键,预计大部分功能将集中在中控大屏内,并采用电子换挡机构。
动力方面,风行雷霆将采用前置单电机布局,永磁同步电动机来自比亚迪旗下弗迪动力有限公司,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40N·m,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7.9s。电池方面,风行雷霆配备容量为85.9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630公里,入门版车型配备57.8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430公里。
基于风行雷霆的产品定位和预售价格来看,其未来将会和比亚迪元PLUS(指导售价13.78-16.58万元)、广汽AION V(指导价格18.76-26.98万元)、一汽红旗E-HS3(指导价格22.58-26.58万元)等车型形成竞争关系。
资料显示,东风柳汽成立于1954年,是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5%、柳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的国有全资控股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都在柳州市,是柳州市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目前,东风柳汽旗下拥有乘龙、东风风行两大品牌,发布致力于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发展。
据官网显示,东风风行拥有风行T5 EVO、菱智PLUS、菱智M5、新风行T5、风行T5L、风行SX6等车型,涵盖轿车、SUV和MPV。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6月东风风行宣布启用全新品牌标识,风行T5 EVO是首款搭载全新标识的车型,市场指导售价区间为10.39-13.69万元,动力系统采用1.5T发动机+7速DCT变速箱组合,于2021年3月正式上市。
上险数显示,2022年1-10月东风风行累计销量102544辆,同比下滑1.55%,销量最高的是菱智,前10月累计销量18629辆,同比下滑40.06%,其次是T5EVO累计销量15438辆,同比下滑57.84%。
今年4月,比亚迪发布公告称,自今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一纸公告,让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汽车制造商。此后,比亚迪销量持续暴涨,2022年前10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139.28万辆,同比增长239.05%。
在比亚迪之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停售燃油车的阵营,包括领克、哈弗,而包括丰田、大众、宝马、奔驰等海外车企,在电动车战略上的投入尤为激进。本周二,马自达公布了一项106亿美元的支出计划,目标实现汽车的电气化,并考虑投资电池生产。根据计划,到2030年,马自达动汽车在全球销量中的比例将达到25%至40%。这一目标较之前达到25%的计划有了进一步提升。
不过,作为商乘并举的汽车品牌,东风风行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并不强,旗下畅销产品屈指可数。业内人士表示,东风柳汽刚开始产品比较弱,还有机会检验市场,随着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大,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是也会更加理性,而那些缺少技术积累的产品就会逐渐处于边缘,甚至被淘汰。对于东风风行而言,停售燃油车无疑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在市场上存活,还需要相关战略以及产品支撑才行,产品、营销、渠道等全方位进阶,从而实现产品向上、品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