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东方盛虹荣获2023银柿奖
近日,2023年度银柿奖颁奖典礼在杭州盛大举行。在该颁奖典礼上,东方盛虹(000301.SZ)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成功脱颖而出,荣膺殊荣。
“银柿奖・高质量上市公司奖”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立足于公司经营状况、市场评级、服务能力、社会声誉、投资者关系等一系列客观指标,全面评估具有长期价值的优秀企业。
东方盛虹与银柿奖的邂逅,乃是一次契机相投。身为世界500强企业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上市子公司,东方盛虹崭露头角,成为全球能源化工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在石油炼化、聚酯化纤与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耕耘已久,实现了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在“1+N”战略的指引下,东方盛虹的新能源、新材料业务亦布局深远,展现出强大增长活力。
前瞻性的战略引领,完整的产业布局,是东方盛虹的核心优势。自2018年重组上市以来,东方盛虹从产业链下游化纤行业向上游石油炼化行业发展,构建了“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的一体化全产业链。随着2022年底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全面投产,公司在石化产业上下游一体化的布局基本成型。
近年来,我国针对石油炼化行业绿色转型的政策不断出台。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将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再次强调“10亿吨”的红线,这也被视为推动行业转型步伐正在加速。
从发展方向来看,炼油产业大型化、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给出的“十四五”石油化工行业规划指南,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推动炼油企业“降油增化”,重点在于淘汰小产能,整合炼油指标,建设流程更长、开工率更高、产品更加多样化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提升我国石油化工生产的效率,减少生产环节对油品的浪费,做到对资源“吃干榨尽”。
有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诸如盛虹炼化千万吨级别以上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频繁落地,也印证了炼油产业大型化、一体化是趋势所在,接下来可能有更多小型炼化企业因规模效应小、产品线单一等不利因素被市场淘汰,炼化行业的集中度将会明显提升,这对于头部炼化企业十分有利。
凭借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单位能耗强度,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将助力产业链实现低碳发展。事实上,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东方盛虹长期秉持ESG可持续发展理念。据东方盛虹公司方面人士介绍,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安全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高达11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1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表示,在环保方面的高投入,既符合当前国家环保政策,也符合全球碳减排大趋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助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盛虹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并非其唯一优势。2021年,东方盛虹紧随国家发展战略及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率先在行业内提出转型升级,立足于原有炼化+聚酯产业基础,聚焦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实现产业链由上游向下游的拓展。
此次转型升级使得东方盛虹确立“1+N”的新发展战略。“1+N”战略依托于炼化一体化等项目所构建的“大化工”平台,从上游石油炼化向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行业进行“强链、延链、补链”的拓展。
“近年来,围绕“1+N”发展战略,东方盛虹以差异化、技术创新、高附加值、绿色环保为导向,加速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与绿色低碳产业,已在众多新兴行业领域具备显著领先优势。”东方盛虹公司方面人士表示。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东方盛虹的光伏级EVA与POE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以及产能规模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或将成为有能力同时供应EVA和POE两大光伏胶膜原料的世界级龙头企业。
在锂电新能源领域,结合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战略,公司已经深入布局多种锂电原材料,涉及正极材料、锂电隔膜、电解液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已于2022年底投产,主要应用于锂电隔膜领域。10万吨/年EC/DMC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下游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领域,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初投产。
在其他新材料方面,东方盛虹也已布局了较多产品,例如PETG/CHDM、丙烯腈、MMA等。2024年1月5日,盛虹石化PETG装置在连云港一次投产成功,该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工艺过程副产物更低,能源利用率更高,该装置产能将达到每年13万吨,跃居全国第一。
东方盛虹另一主力产品丙烯腈,2023年底产能已经达到104万吨每年,排名世界第一位。据悉,丙烯腈是碳纤维的主要原料,碳纤维作为重要的新材料品种,下游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目前,公司是国内众多碳纤维生产企业的最主要供应商。
2023年9月,东方盛虹与沙特阿美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拟引进沙特阿美作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此举旨在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加速实现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自公司与沙特阿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始终秉持共识,就增资、原料供应、业务合作、技术许可等方面及相关协议条款展开深入探讨。